<legend id="h4sia"></legend><samp id="h4sia"></samp>
<sup id="h4sia"></sup>
<mark id="h4sia"><del id="h4sia"></del></mark>

<p id="h4sia"><td id="h4sia"></td></p><track id="h4sia"></track>

<delect id="h4sia"></delect>
  • <input id="h4sia"><address id="h4sia"></address>

    <menuitem id="h4sia"></menuitem>

    1. <blockquote id="h4sia"><rt id="h4sia"></rt></blockquote>
      <wbr id="h4sia">
    2. <meter id="h4sia"></meter>

      <th id="h4sia"><center id="h4sia"><delect id="h4sia"></delect></center></th>
    3. <dl id="h4sia"></dl>
    4. <rp id="h4sia"><option id="h4sia"></option></rp>

        文物说史 | 林则徐在家书中如何教子求学

        [ 来源: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   发布时间:2022-06-06 10:04   阅读量: 2193    ]


        林则徐《第六十一号家书》,行书,纵25.7cm,横11cm,浅红笺纸, 共八张,此为其中一张。(福州市林则徐纪念馆供图)

        有志向的人首以戒懒为要

        林则徐在新疆任官时曾写过一封家书,这就是收藏在林则徐纪念馆的《第六十一号家书》,1962年由其玄孙林家溱捐赠。

        道光二十四年(1844年)十一月至次年九月间,林则徐赴南疆八城履勘地亩。这封家书的确切写作时间为道光二十五年三月初七(1845年4月13日)夜。此时,林则徐正往勘新疆阿克苏之地,路经玉子满回庄时,匆匆写下了这封长约一千五百字的家书,寄给暂留西安的家人。

        此时暂留西安的家眷主要为林则徐的夫人郑淑卿和四子林拱枢。林则徐夫妇共孕育了八个子女,四子四女,其中二子林秋柏和二女林金鸾早殇。长子为林汝舟(1814年-1861年),字镜帆,道光十八年(1838年)进士,历任翰林院庶吉士、编修、侍讲;三子为林聪彝(1824年-1878年),字听孙,后署浙江按察使,又署杭嘉湖海防兵备道;四子为林拱枢(1827年-1880年),字心北,历任兵科掌印给事中,京畿道、山西道、河南道监察御史。

        道光二十二年(1842年)七月,林则徐自西安赴戍,因长子在翰林院供职,不能擅自出关,便由三子、四子随行出关。两个儿子出关时年纪尚轻,分别为18岁、15岁,正值青少年求学时期。林则徐十分担心他们因随自己奔波而荒废学业,“途中所携两儿,亦尚无恙,不过废学而已”,便于道光二十四年(1844年)七月先遣拱枢回西安。

        这封家书的主要内容有:指点如何托寄信件;为汝舟所生之子取名;教导拱枢戒懒勤学;应尊重老师等,字里行间尽显对儿子学业的关心与教导。

        一是表扬和鼓励儿子努力学习。他发现四子拱枢的文章有进步,便首先表扬道:“枢官此次寄来文字,比前次却有进境,其字句累坠不清者固多,然遇题尚有生发,不至十分干窘,阅之颇喜。其先生批改处,虽亦未尽谛当,而路径却尚不错。”之后,他鼓励儿子要勤学苦读,“前此贻误已久,果能从此发愤用功,苦心揣摩,则明年必可赚一青衿;再能勤读勤作,毫不分心,己酉科场大有可望”。“青衿”,明清时意指秀才,林则徐希望儿子明年能考上秀才,甚至在己酉年(道光二十九年,1849年)的科举考试上有所斩获,比如考中进士。林则徐还引用刘建韶(1785年-1861年,字闻石,福建长乐人,道光十五年进士,曾在陕西任知县、同知等职)对拱枢文章的评价“字句虽未调适,而笔气却利场屋”进行正面鼓励。

        二是批评指正儿子的懒惰行为。林则徐经过细心观察,发现拱枢的文章是别人誊写的,“至所作诗文,总须自写,乃阅所寄各篇,都是柴芳、云昭所写,此是先生改本,并非另录,岂竟全不自写,直令伊等代笔耶?”为此,他进行了严肃地批评:“如此懒惰,即其不肯用功可知。独不思进场之时,亦能带伊来写否乎?年轻之人写字岂是难事?”为了让儿子深刻反省,他还在家书中回忆自己以前读书时,每夜常背录三五篇文章,现在有人代抄读本,还不懂得知足,自己所作文章又叫别人誊写,难保所作的诗文也由别人代写。最后,他语重心长地对儿子说:“果有志向,首以戒懒为要,切切,切切。”

        三是要求儿子虚心向先生求教。在家书中,林则徐专门交代拱枢:“闻石先生改文无出其右者,既拜为师,应将全篇一一另录,请其改削;其日课则不妨将已改者寄请批示,并须于其上省时,将所改之文请其面讲一番,才为得益。”之后,他还提出,希望这一年秋天聪彝回西安后,也向刘先生求教。

        向学不倦定能有所成就

        林则徐家书中的刘先生即刘建韶,林家与刘家是“世家交谊”“友情弥笃”。受林则徐之托,刘建韶经常为其子女督课学业。当时,刘建韶任临潼县令,离西安较近。遣戍新疆期间,林则徐经常与刘建韶书信往来,随时了解儿子们的读书情况,并让三个儿子拜刘建韶为师,由其指导儿子们的学业。

        道光二十三年(1843年)正月,林则徐于伊犁致信刘建韶,希望他对长子的学业多加提点,“舟儿频承宠召,极欲长侍门墙,只以寓中事绊亦多,仅得乘间一趋函丈,益滋感愧。其应看之书与应作之功课,仍乞随时提撕启迪,俾不至虚度时光,尤所祷荷”。

        道光二十四年(1844年)十一月,林则徐于伊犁致信刘建韶,真诚感谢他为长子和四子请师授课,并批改课文,“昨舟儿述及延师一节,蒙许将课文汇呈改削……枢儿于字句间尚未能调适,年来复经荒废,茅塞滋虞,若屈太阿以刈荆榛,多见其不自量。是以仍聘令亲郑君到寓督课,俟其有受和受果之质,再求削墨引绳,庶儿不陵节而施之谓孙。然诲人不倦之盛意,实已肺腑铭之矣”。

        在林则徐心目中,刘建韶的学问好比太阿宝剑,正如用太阿宝剑来除草是大材小用,林则徐认为总是麻烦刘建韶指导自己的儿子有所不妥,所以希望聘请刘建韶的亲戚指导,待有进步后再经刘建韶的提点,一定能有更大的进步。这也遵循了古人“不陵节而施之谓孙”的教育思想,“孙”即“顺”,要按照教育的规律、先后的顺序教育学生,不要拔苗助长。

        道光二十五年(1845年)七月,林则徐于哈密致信刘建韶,告以回归尚无讯及诸子轮换事宜,希望已是秀才的三子回西安后能够受其指导,“彝儿频年荒落,在伊江并未抱一日佛脚,搜一寸枯肠……然子衿在身,安能此事便废?兹回陕后,不得不理旧业,亦惟匠石之斧斤是赖,感祷奚如!”

        为官三十多年,历官十四省,林则徐辗转于各地,忙于政务,与子女相处的时间甚少。林则徐遣戍新疆期间,三子、四子随侍,且经常与家人书信往来,相对而言,亲情关系较以往更为密切。

        这一期间,儿女们经常把诗文习作和书法寄给父亲点评,无论多忙,林则徐总会抽空予以认真指导,并且还委托友人悉心教导,为他们的成长推波助力。这些家书虽只是其中的冰山一角,但足以彰显林则徐充满智慧的教子求学之道。

        林则徐在指导学业的过程中,耐心敦促儿子们要勤学好读,既对儿子的点滴进步给予适当鼓励,又结合自身经历和依靠良师的帮助,一一改正儿子的缺点,这种教导方式与其父亲林宾日“谆谆然,循循然,不激不厉”之法有着异曲同工之妙。正如林则徐曾写信鼓励长子林汝舟,具体传授读书作文之道,“尔敦行立志,向学不倦,将来成就当远且大。勉之!读书作文之道,其先当因类以求之……”希望儿子从立志向学入手,讲究体会、积累,使读书明理实用,最终报效国家,成为有用之才。

        从家书中,不仅可以窥见林则徐治家严谨,也展现出了民族英雄细腻温情的一面。他用自己的言行为子女作表率,严厉中不失慈父之爱。这种丝丝入扣的教子方式和勤学好读的优良家风,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和启迪作用。(林念轩)



        分享
        技术支持:安徽子牙信息技术有限公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