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以来,县公安局党委始终坚持以党建为引领,把公安工作融入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去谋划,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推进,要求全县公安机关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,坚持在 “零距离”服务、“零容忍”打击、“零风险”防控、“零缝隙”巡防上,既做“加法”又做“减法”,为宿松县法治营商环境建设保驾护航。
坚持“零距离”服务惠商
在公安窗口单位实行“一窗通办”服务模式,设立户政、交警、出入境“三合一”综合服务窗口,并分别投放“三合一”综合服务窗口助手设备,实行线上线下“一窗通办”服务;在公安窗口设立“办不成事”反映窗口和党员示范岗,聚焦群众办事细微处,化解难点,疏解堵点,阻断痛点,瞄准群众心头大事,让老百姓的事情“办得成、办得好、办得快”。
同时,严格落实安徽省公安厅推出的19项便民利企措施,打破区域界限、部门界限,全力解决人们的“急难愁盼”问题。除此之外,还在公安窗口单位进一步细化完善首问责任制、限时办结制、一次性告知制、责任追究制、值班民警制、警务公开制等工作制度,推动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实现新突破。
坚持“零容忍”打击护商
针对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高发态势,整合优势警力资源组建“反电诈中心”,实现全链条打击、全过程预警。2022年以来,共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88起,抓获犯罪嫌疑人199人,止付、冻结资金2500万元,预警劝阻33485人次,挽回群众损失32万元,上报惩戒涉“两卡”违法犯罪人员162人,劝返核减涉诈高危人员72人。
根据不同时期社会治安特点,组织治安、经侦、食药环、派出所等部门深入重点企业周边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整治,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,以锲而不舍、迎难而上的精神,着力规范市场经济秩序,严厉打击滋扰、破坏企业生产、经营和生活秩序的各类不法活动,及时解决影响和困扰投资发展的治安问题,最大限度地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。共破获危害食品药品安全领域、森林资源领域、矿产资源领域、水资源领域案件60余起,打击处理违法犯罪人员77人。
坚持“零风险”防控安商
以党建为引领,全面推行“多警联动、快速响应”“一站式”派单、护校安园“护学岗”“一企一警”包联服务、政法干警进网格、“一村一警”等警务工作机制,为优化法治营商环境提供人力和制度保障。
结合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活动,以行业单位、企业、商户等为重点,组织各派出所、业务警种积极开展法律援助活动,深入企业举办法律、安全防范等讲座,宣传法律知识和消防安全、防骗防盗等方面常识,努力做到预防在先、规范在前,提高企业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;同时着力排查化解涉企矛盾纠纷。今年以来,共走访行业单位、企业和商户2100余次,排查化解各类涉企矛盾纠纷400余起。
坚持“零缝隙”巡逻优商
坚持“警力跟着警情走”,要求各派出所及时梳理案件高发地段、时段等要素的轨迹和规律,及时调整巡逻方式、巡逻路线和巡逻时间,科学实施执勤值班制度,推行“动中备”24小时巡逻和错时巡逻工作机制,逐步建成点线面相结合的立体化、全方位、全天候防控网络。
同时,依托在城区设立的骑巡勤务工作站,坚持科学布警,强化巡逻警力的整合,尽可能地将警力摆在案件高发的路段、时段、部位和防范薄弱的街面,实现防范工作效能最大化,此外,还将特警“轻骑兵”的定点巡逻线路,由城区主干道延伸到企业多、商户多的街道和地段,扩大武装巡逻范围;将定时段巡逻次数由3个固定时间段增加到5个固定时间段,增加武装巡逻频率,提高见警率、管事率。
今年以来,县公安局通过加强对商业街区的巡逻防控,及时处置各类案(事)件210起,其中抓获网上在逃人员7人;救助群众420人次,消除治安隐患68处,为优化法治营商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。 (通讯员 孙春旺)
分享